Sample Questions & Explanations
Home > Sample Questions & Explanations

考试题目分类说明及样题示例

 

考题共计100道题,划分为四类,分别为概念类(Conceptual)、理解类(Comprehension)、推理类(Reasoning)、计算类(Calculations)。


一、概念类(Conceptual)

(一)分类说明

概念类题目聚焦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基础知识点,重点考察考生对绿色金融政策、碳市场机制、可持续披露准则、国际合作机制等核心概念的记忆与准确识别能力。共计35道题目。

(二)样题示例

中国可持续金融体系构建中,奠定政策框架基础的标志性文件是()

A.2016年《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》的发布

B.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

C.2021年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(2021年版)》的实施

D.2023年《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的印发

答案:A

解析:2016年《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》是我国首部全面部署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文件,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、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,奠定了后续政策的框架基础。B(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)是政策落地的“试点载体,C(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)、D(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指导意见)均为后续细化政策。故选A。


二、理解类(Comprehension)

(一)分类说明

理解类题目侧重考察考生对绿色金融、转型金融、ESG、国际监管框架等核心内容的深度理解与应用判断能力。共计30道题目。

(二)样题示例

在转型金融政策中,公正转型的核心目标是()

A.在低碳转型中更多保障受影响劳动者和社区的权益

B.在低碳转型中更多关注环境保护

C.在低碳转型中更多关注新型产业

D.在低碳转型中更多开展科技创新

答案:A

解析:“公正转型”强调低碳转型过程中的“社会公平”,避免劳动者、社区因转型受损(如高碳行业工人失业、资源型社区经济衰退),核心目标是保障受影响群体的权益,实现“经济转型与社会公平”协同。B(关注环境保护)是绿色金融的核心,C(关注新型产业)是经济转型的方向,D(开展科技创新)是转型的手段,均非“公正转型”的核心目标。故选A。


三、推理类(Reasoning)

(一)分类说明

推理类题目考察考生基于政策标准、市场规则、业务逻辑的分析与判断能力,强调对政策边界、业务适配逻辑的灵活应用,而非单一知识点的直接套用。共计30道题。

(二)样题示例

以下哪类企业最适合申请转型贷款()?

A.已经实现绿色转型的企业进行扩张

B.高污染、高能耗且有转型意愿和潜力的企业

C.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科技企业

D.高碳企业进行相关业务拓展

答案:B

解析:转型贷款的核心服务对象是“高碳且有转型潜力”的企业,高污染、高能耗企业若具备转型意愿(如制定减排目标)和潜力(如技术改造空间),符合转型贷款“支持高碳转型”的定位;而已转型企业、新兴科技企业、无转型需求的高碳企业均不符合。故选B。

 

四、计算类(Calculations)

(一)分类说明

计算类题目考察考生对可持续金融领域相关数据的计算分析能力,题目多围绕碳减排量、配额清缴缺口、绿色项目成本分摊等场景设计。共计5道题。

(二)样题示例

某重点排放企业2024年度碳排放核算量为12万吨CO₂当量,当年获得免费配额10万吨CO₂当量,且持有的合规CCER为2000吨CO₂当量,单个履约周期内使用量不得超过企业碳排放配额应缴量的5%。该企业完成2024年度履约需额外购买的碳配额数量为()

A.3万吨

B.2.9万吨

C.2.8万吨

D.2.7万吨

答案:B

解析:企业需清缴配额=碳排放核算量-免费配额=12万吨-10万吨=2万吨。CCER最大使用量=需清缴配额×5%=2×5%=0.1万吨(2000吨CCER超过最大使用量,仅能使用0.1万吨)。额外购买配额=需清缴配额-可使用CCER=3-0.1=2.9万吨。故选B。